中厚耐磨板生產中,由于除鱗不徹底,軋制和矯直時,氧化鐵皮被壓入耐磨板,經拋丸除去后,耐磨板表面會呈現為片狀規則或條狀不規則缺陷,稱之為“水波紋”。研究表明,氧化鐵皮清除不凈,高壓水噴嘴搭接不好,軋輥硬度偏低,預矯直機壓力過大,是“水波紋”缺陷產生的主要原因。相關控制措施是:
1、降低耐磨板坯加熱溫度
降低加熱溫度的措施,將加熱爐出爐鋼溫由過去的1190 ℃降低至1160 ℃,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水波紋”缺陷發生的幾率,水波紋缺陷的嚴重程度有所下降。
2、優化除磷工藝
為彌補由于高壓水噴嘴搭接不好造成的條帶狀“水波紋”的產生,利用機前除鱗系統對從機后軋制送至機前的耐磨板進行除鱗操作,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條帶狀“水波紋”的發生。同時進行除鱗系統的改造,增加機后除鱗系統,以達到進一步消除條帶狀“水波紋”缺陷的發生。
3、采用高硬度軋輥
采用高鉻鐵軋輥,輥面硬度約為里氏硬度75 HL左右,比原來高鎳鉻軋輥硬度提高了10 HL,軋輥使用后情況觀察,下機后軋輥表面光潔,覆蓋一層致密的氧化膜,軋制鋼板表面光潔,“水波紋”紋缺陷發生率大為降低。
4、控制預矯直壓力
通過對不同壓力矯直后耐磨板表面情況的跟蹤得知,經過600 噸預矯壓力矯直的鋼板表面“水波紋”缺陷發生幾率大大增加,將預矯直機矯直壓力控制在300 噸以下,“水波紋”缺陷發生率有所降低,嚴重程度得到下降。
綜上,通過采取降低鋼溫、更換軋輥材質、提高軋輥硬度、對高壓水除鱗方式及結構進行改進、降低預矯直壓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耐磨板“水波紋”缺陷的發生,提高耐磨板的表面質量,滿足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