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國企業的“中東生意”將駛入快車道。3月15日~18日,應習近平主席邀請,沙特國王薩勒曼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
3月18日,中國和沙特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強調石油市場穩定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中方贊賞沙特作為世界市場安全、可信賴的石油供應源,為保證世 界石油市場穩定發揮的作用;雙方愿提升兩國在石油領域的合作水平,包括向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供應沙特石油;雙方愿共同努力,盡早建立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 自由貿易區(以下簡稱海灣自貿區)。另外,雙方將拓展在政治、安全、軍事、經濟、投資以及衛生、教育、礦業等領域的合作,以服務于雙方的共同利益,加強兩 國在經濟與工業項目、電子政務應用、先進技術、基礎設施、高科技和航天等優先領域的合作,拓寬兩國在各領域的相互投資,其中包括石油、可再生能源、電力及 和平利用核能,從而進一步提升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水平。
投資中東的“黃金時期”即將到來
除雙方關于石油資源供應方面的共識外,這份聲明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關于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自由貿易區盡早建設的共識。這是除中韓自貿區、中 國—東盟自貿區和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區之外,中國政府布局“一帶一路”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講,一旦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自由貿易區成立,中國 的“中東生意”很可能將迎來跨越式的發展。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中窺探端倪。從2010年1月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到2017年3月份這短短的7年多時間 里,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如今,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則是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雙邊貿易發生上有了質的提 升。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中國與東盟累計互相投資額超過1600億美元;而到2020年,中國—東盟雙方貿易額要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
目前,中國—東盟雙方企業已經在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老撾、印尼等國家合作建設了多個經貿合作園區,為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出去”,到東盟國家開展投資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成為深化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的“范本”。
參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軌跡,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隨著海灣自貿區的建成啟動,中國企業的“中東生意”市場邊際同樣會迎來快速擴張階段。未來,對于包括中國鋼企在內的眾多企業,中東地區很可能成為新的“淘金”地帶。
3月15日,薩勒曼訪華的第一天,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經貿、能源、產能、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14份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表示,這些協議包含35個項目的合作,價值650億美元。
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與全球第二大經濟經濟體和石油消費國之間如此緊密的經貿關系,無疑會為后期海灣自貿區的建立開一個好頭。更為關鍵的是,最 近幾個交易日美元指數悄然破百,這也暗示了人民幣與石油之間的聯系越發緊密了。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期將成為中國企業投資以沙特為代表的中東地區的“黃金 時期”。
可以產能輸出 亦可資本輸出
中國鋼鐵企業應意識到“中東生意”這塊蛋糕背后的鋼鐵機會。
專家認為,“中東生意”直接利好的是相關的油氣管道用鋼生產企業。作為世界的“油桶”,以沙特、科威特等為代表的中東國家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石油出口是其支柱產業。不過,這些國家普遍工業基礎差,無論是油井開采還是油氣運輸,所用的鋼材基本依賴進口。統計數據顯示,中東國家的鋼材表觀消費量有 一半以上來自進口,多數國家為鋼材凈進口國。
對于致力于產能國際化合作的中國鋼鐵企業而言,這就是新的商機。特別是隨著后期海灣自貿區的啟動,中國與以沙特為代表的中東國家合作加深,相關的石油貿易必然會增量化發展,進而拉動當地的油氣開采及相關的管線建設,產生新的用鋼需求。
目前,經過西氣東輸項目的驗證之后,中國鋼鐵企業生產了以X80級為代表的油氣用鋼管產品,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用戶經驗,無論是在服務還是質量方面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因此,海灣自貿區一旦建成啟動,中國鋼鐵企業,特別是相關鋼管企業可以憑借其產品優勢迎來新的發展空間。
需要提醒的是,考慮到中東地區文化及可能遇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除了鋼材的直接輸出之外,中國鋼鐵企業還可以借助海灣自貿區在稅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以沙特、伊朗等為代表的中東國家當地投資建廠,利用當地資源拓展鋼鐵業務,提高市場占有率。
總之,海灣自貿區建設很可能已經被提上了日程,中東地區正在對中國鋼鐵企業敞開新的窗口。對于中國鋼鐵企業而言,要想占領這片市場,一方面要提 升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開發出一系列適合當地發展的產品;另一方面則可以借助中石油、中石化等力量“借船出海”,以工程項目建設帶動鋼材出口,進而使自己 在中東地區站穩腳跟。
風正好揚帆,未來“中東生意”值得期待。